在美國原油庫存驟降、加拿大和利比亞油產受到干擾,以及美國欲施壓盟友停止進口伊朗原油等多重因素作用下,美油WTI再度沖破三年半高位。
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官方統(tǒng)計,美國6月22日當周的商用原油庫存銳減989.10萬桶,創(chuàng)2016年9月以來最大單周降幅,并降到至少3月以來最低,遠超預期的降幅300萬桶和前值降幅591.40萬桶。
美國石油期貨交割地庫欣地區(qū)的庫存減少271.30萬桶,至少創(chuàng)2月以來最大單周降幅,高于前值的降幅129.60萬桶,并連續(xù)第六周回落。庫欣地區(qū)庫存水平已較去年低了47%。
當周的汽油庫存增加115.60萬桶,遜于預期的增幅125萬桶和前值增幅327.70萬桶。包括柴油和取暖用油的精煉油庫存微漲1.50萬桶,遠小于預期的增幅160萬桶,前值增幅271.50萬桶曾創(chuàng)2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。
當周的美國精煉廠設備利用率增加0.8%,至2001年以來單周新高,好于預期增幅0.1%,但低于前值增幅1%,部分緩解了原油的積壓趨勢。當周EIA煉廠原油凈輸入水平也創(chuàng)單周歷史新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6月22日當周EIA原油出口增至300萬桶/日,創(chuàng)單周出口歷史新高。而美國原油產量連續(xù)第二周保持不變在1090萬桶/日。
金融博客Zerohedge指出,當油價上沖70美元/桶高位時,通常邏輯是進一步提振油產,因此說明美國二疊紀盆地生產和運力瓶頸,已經顯著影響到了美國油產。
美油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進一步走高。WTI在數據發(fā)布前就已漲超2%,沖破了72美元/桶。數據發(fā)布半小時內漲超3%,發(fā)布一個半小時后沖破73美元/桶,創(chuàng)2014年11月以來盤中新高,最大漲幅3.5%。
最終,WTI收漲2.23美元或3.2%,至72.76美元/桶,是2014年11月26日以來收盤新高。周二,WTI曾在5月24日以來首次收高于70美元/桶整數位。
布倫特原油期貨也盤中漲近2美元,漲幅約2.5%,最高觸及78美元/桶大關。最終收漲1.9%或1.41美元,至77.72美元/桶。此前,美國、英國、法國和意大利聲明稱,利比亞石油設施的現狀令人感到極度擔憂。
巴克萊能源市場研究主管Michael Cohen表示,這就好像上周的OPEC+增產會議從沒有發(fā)生過,市場完全聚焦于伊朗與委內瑞拉的供給短缺。相比于沙特創(chuàng)紀錄增產來說,更擔心供給端嚴重失衡。
民間機構美國石油協(xié)會API曾在周二預計,原油庫存減少922萬桶,庫欣地區(qū)庫存減少174.10萬桶;汽油庫存增加115.20萬桶,精煉油庫存增加175萬桶。分析數據可知,API的預期與美國EIA官方數據在趨勢上基本吻合。
盡管上周OPEC+達成了減產18個月以來的首個增產協(xié)議,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的信源還在周二透露,該國7月日產或創(chuàng)紀錄新高,接近1100萬桶/日,但還是無法遏止油價漲勢。主要是由于在供求平衡的等式上,目前市場更擔心供給短缺的規(guī)模超過預期。
法國巴黎銀行高級原油分析師Harry Tchilingguirian表示,基本面依舊利好于油價在未來六個月上漲,若布倫特原油再度沖破80美元/桶的三年半新高也不會驚訝。一方面,全球經濟增長保持利好態(tài)勢,原油需求暫時看不出被干擾跡象。美國或要求盟友在11月前停止從伊朗購買原油,可能令伊朗原油下市的數量超過市場此前預期。
而導致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大幅下降的因素之一,也與加拿大合成油公司(Syncrude)工廠停產有關。加拿大是全球第四大產油國,該國最大的油砂工廠之一遭遇斷電問題,或導致艾伯塔省產能36萬桶/日暫時下線,令7月加拿大的原油產量損失高達10%,也推升了對美國本土原油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