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礦業(yè)聯合(FIMI)會已經決定立即將國內300多座礦山采礦租約延長至2030年。該聯合會表示擔心國內的采礦業(yè)在明年租約到期時可能面臨類似之前的采礦租約到期未能續(xù)約的危機。
在Niti Aayog高級委員會的一次演講中,FIMI表示,采礦行業(yè)的危機形勢是在2015年1月的MMDR法案修訂后出現的。當時,該法案旨是向私營公司提供50年固定自有礦山和非自有礦山采礦權期限的唯一方式。
NITI Aayog上個月成立了一個關于礦山、礦產和煤炭行業(yè)的高級別委員會,該委員會除了公共部門采礦公司外,還有來自鋼鐵、煤炭和礦業(yè)部門的官員。
FIMI表示,政府允許在現有50年采礦續(xù)約的基礎上再延長20年,以免類似此前的采礦業(yè)危機再次發(fā)生
印度恰爾肯德邦(Jharkhand)和奧里薩邦(Odisha)為該國東部鋼廠提供45%的鐵礦或錳礦。
目前,這兩個邦未售出的鐵礦石庫存達到1.27億噸,其中奧里薩邦8500萬噸,恰爾肯德邦4200萬噸,因為目前國內鋼廠不需要這部分鐵礦石,而58%品位以上的鐵礦石出口稅高達30%,因此這部分鐵礦石長期堆積未售出。
采礦租約到期而未續(xù)約將導致原料供應中斷,因而容易引發(fā)訴訟案,印度國內許多鋼廠原材料完全依賴于這些非自有礦山。
因此,FIMI認為很有必要將現有的非自有礦山的租約延期至2030年3月31日,以保證鐵礦石供應充足。
根據礦業(yè)部門的數據顯示,在安得拉邦、果阿邦、古吉拉特邦、喜馬偕爾邦、賈坎德邦、卡納塔克邦、中央邦、馬哈拉施特拉邦、奧里薩邦和拉賈斯坦邦的329個非自有礦山中,可拍賣的礦山為101個。